-
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
時間:2022-12-26 11:07:13 作者:GBWindows 來源:行業(yè)網站 閱讀:711內容摘要:各省,、自治區(qū)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,,直轄市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(管)委、水務局,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局:近年來,,各地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,采取多種措施推進海綿城市建設,對緩解城市內澇發(fā)揮重要作用,。但一些城市存在對海綿城市建設認識不到位,、理解有偏差、實施不系統(tǒng)等問題,,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成效,。...各省、自治區(qū)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,,直轄市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(管)委,、水務局,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局:
近年來,各地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,采取多種措施推進海綿城市建設,,對緩解城市內澇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但一些城市存在對海綿城市建設認識不到位,、理解有偏差,、實施不系統(tǒng)等問題,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成效,。為落實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《綱要》有關要求,,扎實推動海綿城市建設,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,,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:
一,、深刻理解海綿城市建設理念
(一)準確把握海綿城市建設內涵。海綿城市建設應通過綜合措施,,保護和利用城市自然山體,、河湖濕地、耕地,、林地,、草地等生態(tài)空間,發(fā)揮建筑,、道路,、綠地、水系等對雨水的吸納和緩釋作用,,提升城市蓄水,、滲水和涵養(yǎng)水的能力,實現水的自然積存,、自然滲透,、自然凈化,促進形成生態(tài),、安全,、可持續(xù)的城市水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。
(二)明確海綿城市建設主要目標,。海綿城市建設是緩解城市內澇的重要舉措之一,,能夠有效應對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以內的強降雨,使城市在適應氣候變化,、抵御暴雨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“彈性”和“韌性”,。
二、明確實施路徑
(三)突出全域謀劃。海綿城市建設要在全面掌握城市水系演變基礎上,,著眼于流域區(qū)域,,全域分析城市生態(tài)本底,立足構建良好的山水城關系,,為水留空間,、留出路,實現城市水的自然循環(huán),。要理清城市豎向關系,,不盲目改變自然水系脈絡,避免開山造地,、填埋河汊,、占用河湖水系空間等行為。
(四)堅持系統(tǒng)施策,。海綿城市建設應從“末端”治理向“源頭減排,、過程控制、系統(tǒng)治理”轉變,,從以工程措施為主向生態(tài)措施與工程措施相融合轉變,,避免將海綿城市建設簡單作為工程項目推進。既要扭轉過度依賴工程措施的治理方式,,也要改變只強調生態(tài)措施和源頭治理的思路,,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。
(五)堅持因地制宜,。海綿城市建設應聚焦城市建成區(qū)范圍內因雨水導致的問題,,以緩解城市內澇為重點,統(tǒng)籌兼顧削減雨水徑流污染,,提高雨水收集和利用水平,。避免無限擴大海綿城市建設內容,將傳統(tǒng)綠化,、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等項目作為海綿城市建設項目,,將海綿城市建設機械理解為建設透水、下滲設施,。海綿城市建設應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,,結合氣候地質條件、場地條件,、規(guī)劃目標和指標、經濟技術合理性,、公眾合理訴求等因素,,靈活選取“滲、滯、蓄,、凈,、用、排”等多種措施組合,,增強雨水就地消納和滯蓄能力,。
(六)堅持有序實施。海綿城市建設應加強頂層設計,,統(tǒng)籌謀劃,、有序實施。應結合城市更新行動,,急緩有序,、突出重點,優(yōu)先解決積水內澇等對人民群眾生活生產影響大的問題,,優(yōu)先將建設項目安排在短板突出的老舊城區(qū),,向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傾斜。
三,、科學編制海綿城市建設規(guī)劃
(七)合理確定規(guī)劃目標和指標,。規(guī)劃目標和指標應在摸清排水管網、河湖水系等現狀基礎上,,針對城市特點合理確定,,明確雨水滯蓄空間、徑流通道和設施布局,。避免將排水防澇,、污水處理、園林綠地等專項規(guī)劃任務簡單疊加,,防止將海綿城市建設規(guī)劃局限于對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,、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指標的分解。
(八)合理劃分排水分區(qū),。海綿城市建設應考慮城市自然地形地貌,、河湖水系分布、高程豎向,、排水設施布局等因素,,合理劃分排水分區(qū),順應自然肌理,、地形和水系關系,,“高水高排、低水低排”,,避免將地勢較高,、易于排水的區(qū)域與低洼區(qū)域劃分在同一排水分區(qū),防止將城市規(guī)劃控規(guī)單元、行政區(qū)劃邊界作為排水分區(qū)邊界,。
(九)實事求是確定技術路線,。海綿城市建設具體措施應符合城市現狀和規(guī)劃目標。應對技術路線進行比選,,對各類措施所能產生的效果進行論證,,避免羅列堆砌工程項目。未經分析論證,,不應在不同的建設項目中采用同一技術措施,、使用相同設計參數。
四,、因地制宜開展項目設計
(十)加強多專業(yè)協(xié)同,。海綿城市建設應加強排水、園林綠化,、建筑,、道路等多專業(yè)融合設計、全過程協(xié)同水平,,優(yōu)先考慮利用自然力量排水,,確保經濟、適用,,實現景觀效果與周邊環(huán)境相協(xié)調,。避免僅從單一專業(yè)角度出發(fā)考慮問題,不能在建筑,、道路,、園林等設計方案確定后,再由排水工程專業(yè)“打補丁”,。
(十一)注重多目標融合,。城市綠地、建筑,、道路等設計方案應在滿足自身功能前提下,,統(tǒng)籌考慮雨水控制要求。綠地應在消納自身徑流同時,,統(tǒng)籌考慮周邊雨水消納,,合理確定消納方式和措施,避免簡單采取下沉方式,。建筑與小區(qū)應采取雨水控制,、利用等措施,確保在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降雨量發(fā)生的情況下,,建筑底層不發(fā)生進水,,有效控制建筑與小區(qū)外排雨水的峰值流量,。道路應消納排除道路范圍內的雨水,不出現積水點,。缺水地區(qū)應更多考慮雨水收集和利用,蓄水模塊,、蓄水池規(guī)模應與雨水利用能力相匹配,。
(十二)全生命周期優(yōu)化設計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設計必須簡約適用,,減少全生命周期運行維護的難度和成本,。應加強適老化設計,避免產生新的安全隱患,。在濕陷性黃土或有其他地質災害隱患地區(qū),,建設下滲型海綿城市設施應考慮地面塌陷等因素。
五,、嚴格項目建設和運行維護管理
(十三)強化建設管控,。海綿城市建設投資規(guī)模的確定應實事求是,不應將建筑,、道路,、環(huán)境整治等主體工程投資計入海綿城市建設投資。在設計環(huán)節(jié),,應將海綿城市建設相關工程設計納入方案設計審查,,按照相關強制性標準進行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。在施工許可,、竣工驗收環(huán)節(jié),,應將海綿城市建設相關強制性標準作為重點審查和監(jiān)督內容。
(十四)加強施工管理,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應嚴格按圖施工,,落實場地豎向要求,確保雨水收水匯水連續(xù)順暢,,控制水土流失,。加強地下管網、調蓄設施等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,。
(十五)做好運行維護,。明確海綿城市相關設施運行維護責任主體,落實資金,,做好日常運行維護,,確保相關設施正常發(fā)揮功能;避免出現無責任主體,、無資金保障等情況,。相關設施建成后,,不得擅自拆改,不得非法侵占,、損毀,。
六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
(十六)落實主體責任,。按照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》(國辦發(fā)〔2015〕75號)要求,,進一步壓實城市人民政府海綿城市建設主體責任,建立政府統(tǒng)籌,、多專業(yè)融合,、各部門分工協(xié)同的工作機制,形成工作合力,,增強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性和系統(tǒng)性,,避免將海綿城市建設簡單交給單一部門牽頭包辦。
(十七)強化規(guī)劃管控,。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落實到城市規(guī)劃建設管理全過程,,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、指標和重大設施布局應納入到有關規(guī)劃和審批環(huán)節(jié),,新建,、擴建項目要嚴格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,未按規(guī)定進行變更,、報批的項目,,不得擅自降低規(guī)劃指標;改造類項目應全面考慮海綿城市建設要求,。
(十八)科學開展評價,。建立健全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估機制,逐項排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,,突出城市內澇緩解程度,、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受益程度、資金使用效率等目標,;避免將項目數量,、投資規(guī)模作為工作成效。
(十九)加大宣傳引導,。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培訓,,保證海綿城市建設“不走樣”;積極探索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,,爭取公眾對海綿城市建設,、改造工作的理解、支持和配合,,避免“海綿城市萬能論”“海綿城市無用論”,,嚴禁虛假宣傳或夸大宣傳,。
(二十)鼓勵公眾參與。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充分聽取公眾意見,,滿足群眾合理需求,。要與城鎮(zhèn)老舊小區(qū)改造、美好環(huán)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等工作充分結合,,引導公眾共同參與方案設計,、施工監(jiān)督,實現共建共治共享,。
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辦公廳
聲明:本站所有內容,凡注明來源:綠建之窗”或“本站原創(chuàng)”的文字,、圖片等,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,其他媒體,、網站等如需轉載,、轉貼,請注明來源為“綠建之窗”,。凡注明"來源:XXX"的內容,,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,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。如有侵權,也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,。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,、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,。管理員QQ: 4993067 32533240,,緊急聯(lián)系方式:13693161205。
- 相關文章
-
-
11-14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城市綠色發(fā)展高端論壇暨2022絲綢之路城市綠色發(fā)展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成功召開
-
10-10副中心三大地標成型 打造綠色新建筑典范
-
10-08試論綠色建筑理念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應用
-
10-08“住宅4.0時代”開啟,!“綠色建筑”緣何成居住主流
-
09-30綠色建筑與海綿城市的相關性和統(tǒng)籌建設探討
-
09-22綠色建筑面積達1005萬平方米,,北京城市副中心成國內首個大型公共建筑“綠建三星級”地區(qū)
-
09-13【邀請函】第六屆廣州國際非開挖技術、海綿城市暨地下管線管廊展覽會
-
09-11“住宅4.0時代”開啟,!“綠色建筑”緣何成居住主流
-
新聞資訊
本欄最新更新
-
07-25透水地坪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為什么如此重要呢,?
-
07-25開封市召開《開封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》貫徹實施動員會 市領導尹君,、肖文興出席會議
-
07-25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國家標準《海綿城市建設監(jiān) 測標準(征求意見稿)》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
-
07-25專家視角看芝罘區(qū)海綿城市建設新舉措
-
07-25內澇災害頻發(fā),,探究“海綿城市”建設的難題
-
04-11計劃補助10億元!南昌立法規(guī)范海綿城市建設管理
-
01-31江陰市海綿城市專項規(guī)劃(2021-2035)》批后公布
-
12-26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
-
10-08試論綠色建筑理念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應用
-
09-30綠色建筑與海綿城市的相關性和統(tǒng)籌建設探討
本欄推薦
閱讀排行
通信地址: 北京市豐臺區(qū)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:100070 網站合作:QQ:1658253059 電話: 13693161205 18501126985
